超越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历史科学”向度——马克思政治哲学阐释困境瓦解的尝试性方案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亮[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7-12,18,共7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的‘阶级’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12CZX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生成规律’与‘顶层设计’"(12YJC72002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置放在"规范性"与"事实性"二元维度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要么对于资本逻辑为基本建制的资本主义以"非正义"的应然逻辑来实施批判,从而成为一种"规范性政治哲学";要么是基于剩余价值理论所指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铁的规律"的"政治科学"。那么,如何解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存在两种政治理念的解释困境呢?实质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阐释困境"向后看"发端于第二国际,"向前看"可通过嵌入"规范性视角"与"经验性视角"的理论传统回溯发现它们一直是马克思思想的养料。在马克思自身的思想文本中同样可以确认,马克思政治哲学阐释的理论根基是奠定在双重视角之上的,既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为"规范性的政治哲学",也不能简单地归结其为"实证性"的纯粹"经验科学",而应该是两者的"合题",从而实现政治哲学史上的变革。

关 键 词:政治哲学 历史科学 规范性 事实性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