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雨[1]
出 处:《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73-76,共4页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98BZW005)
摘 要:《诗经》的"感兴"原理起源于《易经》"兼三才而两之"的宇宙观。古人在这种宇宙观指导下观察宇宙人生,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感",即由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发展到对内部身心的体验。"观感"的结果是人对天地万象的意义有了极深沉的领悟,并随之产生了"感兴",进入天人一体的意义世界。《诗经》《易经》的意义系统是贯通的,《诗经》之"兴"绝非随意,物象与情感间皆有固定的联系,"取象立言"是"兴"之真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