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与中国文人的隐逸意识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高琴[1] 

机构地区:[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出  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59-61,共3页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沧浪之水因孔子听到"孺子歌"而留名,因屈原流放的事迹和他的《渔父》而获得象征意义,"沧浪·渔父"的组合成为后世文人隐逸意识的文化符号,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它要素,在元代完成了从楚辞中的客体形象,向代表中国文人主体人格精神的象征性艺术形象的转变。汉水流域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之一。

关 键 词:沧浪之水 渔父 隐士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