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常海霞[1] 巩晓宏[1] 郑强荪[1] 尚磊[2] 辛渭川[1] 丁辉[1] 龚敏[1] 张环[1] 秦建宁[1] 王磊[1] 马前锋[1] 白引珠[1] 张军科 马锋[1] 

机构地区:[1]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2]第四军医大学统计学教研室 [3]陕西省蓝田县医院内一科

出  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16期2149-2151,共3页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324例24h内发生的AMI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入院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它们与各种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二元回归分析提示AMI的患者中性粒细胞>7×109/L组,多表现为冠状动脉初始血流TIMI分级0级(P<0.002)、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死亡(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AMI在30d内发生死亡多见于年龄≥70岁(P<0.00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7×109/L(P=0.01)的患者。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作为AMI预后的分层指标之一。

关 键 词:中性粒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