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静脉输液流程常见失效模式原因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吕小青[1] 张巧利[1] 李兴革[1] 贺中云[1] 张建芳[1] 

机构地区:[1]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广东深圳518020

出  处:《医学信息》2012年第7期320-320,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摘  要:目的运用HFMEA分析急诊静脉输液流程常见的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方法将静脉输液分为登记、核对、摆药、配药、注射、巡视,接瓶、拔针,7个子流程,对这7个子流程,进行危害度评估和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原因、失效影响分析。结果在7个子流程中,注射这一子流程失效后,危害风险最大,NCPS危险评分为16分,其后为登记(12分)、核对(10分)、巡视(10分)。潜在失效模式主要为打错针、加错药、接瓶错误、拔错针、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穿刺;1起的意外损伤等。失效的潜在原因为系统因素占42.3%、个人因素占28.6%、流程因素占227%、环境因素占6.4%。结论进行急诊静脉输液常见失效模式分析,前瞻性地预防输液错误,能有效防止输液错误的发生(x^2=6.1972,P〈0.05)。

关 键 词:静脉输液 流程 失效模式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