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汉基[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科学系 [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8-149,共12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摘 要:祭仲废立事件是《春秋》的著名公案。它跟中国许多权变个案不同的是,历代很多儒者都不同意《公羊传》以废君为行权的意见,多所攻诘。鉴于这个案例的高度争议性,所以有必要援引康德伦理学的说法,剖析祭仲行权在行动上的真实意义。透过图尔明的推理模式,以及经学史背景的简单梳理,人们可以发现:今本《公羊传》有关"君死国亡"的论断,作为"普遍性前提"的内在限制,既解释了《左传》在叙述上何以压倒《公羊传》,也解释了从汉至清不同儒者对祭仲的经传记载何以呈现不同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