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世军[1] 覃胜[1] 杨霞[1] 王影[1] 余小蒙[2] 姚宇琪[3]
机构地区:[1]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第9期1053-105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头颈部浅表肿瘤最常见于涎腺、淋巴结、甲状腺及周围软组织等部位,虽然术后外检的诊断结果准确,但由于肿瘤发生部位的特殊性,并且常因为重要的神经与血管损伤风险等原因的限制使手术难以实施或难以确定手术范围;还有一些患者失去手术机会而需要明确诊断后治疗,因此采用细针吸取方法(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做出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FNA检查通常只制作涂片或液基细胞学观察,往往具有局限性;传统的细胞块制作技术常受到所用试剂或操作步骤繁琐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开展.2010年以来我科采用陈光勇等[1]创立的"乙醇凝固-甲醛固定法"细胞块技术(及改进技术)制作FNA细胞块,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微创,可重复等特点.切片用于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很好地弥补传统FNA检查中的不足.在诊断头颈部浅表肿瘤中,应用效果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现总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