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与胆管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钢[1] 段正军[1] 

机构地区:[1]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730046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第18期2330-2331,共2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与胆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7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用贝克曼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胆汁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胆管组织并发的炎症、胆泥形成及肝外胆管炎性梗阻等,约有71.3%的患者可随肝功能好转而恢复正常。4.2%~5.3%的患者无论肝脏病变是否存在,其胆系病变已作为独立疾病长期存在。约9.2%左右的病例在急性病程中发生急性肝外胆管炎性梗阻,这些患者短期内胆红素迅速升高,常被临床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重症型肝炎。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不仅在胆管组织中停留,而且可以损害胆管组织,胆汁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排放途径之一。

关 键 词:急性黄疸型肝炎 胆管疾病 B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分 类 号:R259.126[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