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展鹏[1] 张泽武[1] 曾耀明[1] 钟新光[1]
机构地区:[1]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12年第5期45-47,50,共4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 26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26/10万、153.08/10万、382.91/10万和368.6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7月和9—10月;城镇片、丘陵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6.11/10万和279.27/10万;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5.67%(54 789/57 268);散居儿童占76.62%(43 876/57 268),托幼儿童占20.31%(11 629/57 268);本地人口病例占38.85%,流动人口病例占61.15%,本地人口发病率(310.22/10万)高于流动人口(193.98/10万)(P<0.01);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主要集中于4—6月,均发生于托幼机构(幼儿园29起、儿童福利院2起)。结论 2008—2011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加强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和管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