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像奇观”到“浪漫现实”——由《失恋33天》看中国电影的审美转向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燕[1]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出  处:《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193-197,共5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  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文化与民族主体性问题研究>(11CZW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世纪伊始,中国大片以影像奇观的类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第一个10年取得成效。然而,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大不敌小"现象,表明中国大片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中国电影的审美生态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即从"影像奇观"向"浪漫现实"转变。这一审美转向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化进程历时10年之久,到《失恋33天》终于得以爆发。《失恋33天》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意义及其所引发的关于电影文化生态的美学思考是重大而深刻的。在"内容为王、品质制胜"的时代,靠视觉符码捕获观众的奇观电影正在遭遇发展的瓶颈,而以《失恋33天》为代表的富有创意的中小成本电影也许会为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中国电影带来一片辉煌。

关 键 词:中国电影 《失恋33天》 影像奇观 浪漫现实 审美转向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