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东[1] 王婷[1] 黄必为 钟文晖[1] 侯海华[1]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12年第4期315-316,共2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Y081)
摘 要:尿镉主要与体内镉负荷量和肾镉浓度有关,因此被用作职业性镉接触或镉吸收的生物标志。尿镉虽能较好地反映体内镉的负荷量和肾镉浓度,但常常存在定时不准确、部分尿样丢失、膀胱排空不完全、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最终导致检测结果波动大,影响镉蓄积程度的判断。一些学者根据肌酐仅经肾小球过滤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原理,认为尿肌酐排泄较稳定,可以用作尿中其他排泄物浓度的校正参数,减少尿液浓度变化和肾小球滤过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但在实际运用时发现,饮食、运动、妊娠、药物、年龄、肾脏疾病等诸多因素均可影响尿肌酐浓度。杨克敌等发现尿肌酐排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体内变异,认为肌酐排泄的稳定性较差,用肌酐作为尿毒物的校准参数,其适合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本研究使用改良肌酐校准法,解决多种影响因素所致的尿镉浓度波动问题;同时将多种方法矫正的尿镉浓度进行比较,阐明不同校正方法对尿镉浓度的影响及其适合性和可靠性,为今后尿镉浓度校正提供依据。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镉中毒患者15人,年龄35-47岁,均无肾病史和糖尿病史。
分 类 号:R115[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135.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