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罡[1]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8期122-125,共4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中国现代喜剧性叙事文学研究"(编号2011FWX018);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编号11240045048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当代批评的关键概念之一,主体性在当代元小说的美学实验平台上得到了有别于理论话语的探讨。在此类作品中,启蒙式的主体概念或在叙述实验中被彻底消解,或在传统与颠覆的形式博弈中,被呈现为主体对整体性的求索过程。在有的作品中,主体性则与对话语建构功能的探讨紧密关联。元小说对传统主体观的解构,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消亡,而仅仅是通过虚构的特许将主体建构的过程前景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