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屈胜飞[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61-68,共8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1929—1930年,诸多因素引发全国米价暴涨,各地产生了异常的恐慌情绪。在平抑米价与解决民食过程中,遏籴成为政府调控米粮市场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但在实行遏籴与否的问题上,国民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米商之间进行了一场"社会性与自利性"的博弈,即在维持社会政治稳定与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他们有分歧,有碰撞,亦有妥协与趋同。期间,各利益集团的关系纠葛在一起,反映了国民党政权全国统治确立初期,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米商之间微妙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