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籴与反遏籴:1929-1930年“米慌”中的中央、地方与米商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屈胜飞[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61-68,共8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1929—1930年,诸多因素引发全国米价暴涨,各地产生了异常的恐慌情绪。在平抑米价与解决民食过程中,遏籴成为政府调控米粮市场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但在实行遏籴与否的问题上,国民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米商之间进行了一场"社会性与自利性"的博弈,即在维持社会政治稳定与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他们有分歧,有碰撞,亦有妥协与趋同。期间,各利益集团的关系纠葛在一起,反映了国民党政权全国统治确立初期,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米商之间微妙的关系。

关 键 词:米荒 米慌 遏籴 政府 米商 

分 类 号:K26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