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燕[1] 黄泳华[1] 徐烨[1] 张燕玲[1] 黎雪[1] 伍达峰[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产科,广东江门529000
出 处:《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87-289,共3页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摘 要:目的观察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期减少一些可预见的妊娠并发症。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315例双胎妊娠按不同孕周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再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记录比较其产后出血情况、分娩前及分娩24h后血红蛋白(Hb)的差值、新生儿体质量、1min Apgar评分及转归。结果当孕周小于30周时,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当孕周小于34周时,阴道分娩组的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而死亡组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及1min Apgar评分比存活组的明显偏低,两者比较+6+6+6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孕周处于30~31周、36~37周、38~39周这3个阶段时,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6于阴道分娩组(P<0.05);除32~33周阶段外,剖宫产组分娩前后的血红蛋白差值明显大于阴道分娩组(P<0.05);当孕周+6处于36~37周时,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围产儿预后与分娩方式、分娩时机、新生儿体质量及1minApgar评分关系密切;适当控制双胎妊娠的剖宫产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妊娠结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