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广耀[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学生工作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10-13,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辩证法的和谐诉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当代研究"( 10YJC720028)
摘 要:辩证法理论自创生以来,就不断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彰显某个方面的特征和诉求,并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其历史变迁。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综合了整体性和特殊性,全面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通过赋予黑格尔抽象的、形式的否定辩证法以具体的、现实的内容,进一步提示了辩证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唯物辩证法对辩证法的实质做了最高的概括和表达,也为辩证法理论由重视矛盾和斗争转向强调和谐统一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由此应运而生的辩证法理论诉求的和谐转向,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性工具,更将为后工业时代人类异化问题的消解,以及人类全面发展与和谐共处的实践活动提供新的理论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