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3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光远[1] 浦丹[1] 童扬 郭贝西 

机构地区:[1]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6440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6期76-78,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妇科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介入治疗组(1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妊囊的大小、血HCG含量、流血状况、保守治疗的时间、保守治疗的有效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守治疗的所需的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药联合用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特别是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推广。

关 键 词: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分 类 号:R714.22[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