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鹏辉[1] 刘楠[1] 高宁大[1] 张丽娟[1,2] 刘文菊[1]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农业大学邸洪杰土壤与环境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8期84-87,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计划(编号:20110300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2A08)
摘 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作物养分吸收动态和土壤硝态氮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再高产、水肥高效、环境友好集成方案的夏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最高,分别达到11 032 kg/hm2和20 628 kg/hm2;对作物养分吸收和积累促进效果明显,氮磷钾在花后表现出较高的积累,成熟期作物氮磷钾养分累积比模式A分别高出39、36、42 kg/hm2,植株氮、磷、钾的养分吸收率比模式A分别高出13.6、12.2、7.5百分点;该模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低,在关键生育期30~9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其他2种优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粮食高产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了高产与环境二者兼顾。
分 类 号:S153[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3.0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