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华[1,2,3]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2]香港中文大学珠三角社会研究中心 [3]香港中文大学性别课程研究生部
出 处:《青年探索》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Youth Exploration
摘 要:现代人的犯罪可能性将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趋于上升甚至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学界就上述“年龄一犯罪曲线的形状是否随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犯罪类型而变动”始终存在激烈争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变动性’观点,即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将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等条件产生变化。本研究以1966~1991年间的台湾地区为例,试图探索社会发展是否有可能增加青少年犯罪,并进而改变年龄一犯罪的曲线分布。描述性统计及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财产犯罪,台湾的年龄一犯罪曲线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转移到更年轻的年龄分布,因为现代青少年有着更多的角色焦虑并且处于经济边缘化的状态,但这种社会变迁并没有影响暴力犯罪的年龄结构,这可能部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关 键 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发展 犯罪趋势 年龄-犯罪曲线 现代化 传统主义
分 类 号:D669.5[政治法律—政治学] C913.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