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泉林[1] 李会军[1] 范俊佳[2] 琚宜文[1] 汪天凯[1] 李小诗[1] 武昱东[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30422;40972131;40940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219601)资助
摘 要:构造煤的结构是煤矿瓦斯突出防治和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构造煤的结构成因分类,构造煤显微结构、孔隙结构和化学结构及其与超量煤层气的赋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表明构造变形对煤的显微结构、超显微结构乃至化学大分子结构都有深刻的影响,应力缩聚和应力降解作用是煤变形变质作用(即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变形机制条件下,构造煤的孔隙系统和结构成分演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的可能演化路径,而且认为构造煤尤其是糜棱煤的瓦斯易突性,不仅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还可能跟韧性变形条件下的应力降解作用有关.最后指出,从煤的变形机制角度出发探讨变形作用对煤的结构及成分的制约机理,以及探索超量煤层气生成条件和赋存状态是构造煤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 键 词:构造煤 变形机制 煤层气(CH4)赋存 研究进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1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