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色痣病理学深度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杨[1] 张永红[1] 甄希[1] 董慧婷[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郑州450052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5期735-736,共2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基金资助项目豫留学函[2011]13号

摘  要:先天性色痣(congenital pigmented nevus,CPN)又称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起源于神经嵴[1],为出生时与出生6个月内发生的色痣[2],发病率为1%~6%[3]。因CPN有恶变的可能[4-5],故许多患者出于美容或者预防恶变的考虑要求治疗。目前的CPN治疗包括手术、冷冻、激光等方法[6]。如果能事先预测CPN的深度,将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时确定去除深度。作者分析了与CPN病理学深度有关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先天性色痣 病理学深度 相关因素 

分 类 号:R758.510.5[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