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彦春[1]
出 处:《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年第9期2518-2518,共1页Chinese Nursing Researsh
摘 要:中医针灸治疗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其方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具,刺人人体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而施针后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又称“得气”是判断治疗效果的关键(针刺部位的经气感应)。针灸治疗一般采用卧位,要求体位舒适,身体放松,针刺后需行针20min-30min,此时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暴露的躯体多以被服覆盖,形成了影响施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被服的重力作用,针具多被挤压,造成病人疼痛,出现精神过度紧张、肌肉痉挛,病人呈反射性肌肉紧张状态,出现滞针、弯针等现象,影响针灸后的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