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扭曲了中国工业企业的购买行为吗?——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6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海洋[1] 孔祥贞[1] 马靖[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119-129,145,共12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1YJC790101);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1lslktjjx-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12RW31;DUT12RW415)的资助

摘  要:补贴这种意外得来的财富可能会诱发企业的过度购买行为,本文运用讨价还价理论首先从理论层面证明了这一点,进而运用1999~2008年中国近200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受补贴企业的购买成本高于未受补贴的企业,补贴强度每提高1%,企业购买中间产品的成本占产出的比重提高0.11%;(2)考虑到受补贴企业本身购货成本较高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筛选出与受补贴企业相类似的未受补贴企业,结果发现补贴企业比未受补贴企业的平均购买成本要高1.33%;购买成本差距在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在东中西的各个地区、在90%以上的行业中都广泛存在;(3)运用分位数回归考察补贴扭曲程度的差异性,本文还发现中间投入使用比重越高,则扭曲行为就越为严重。因而相关部门在制定补贴政策时应当注重公平、强化监督。

关 键 词:补贴 扭曲 购买行为 讨价还价 

分 类 号:F224[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425F2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