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艳红[1,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2]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23-27,共5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0656)
摘 要: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产业转移问题,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处存有产业转移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地域分工的差异,产业必然会转向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国际资本流动,动因是资本追求高额的利润。20世纪以来,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产业转移理论,对于指导我国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