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献军
机构地区:[1]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84-87,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现象学对于认知科学的意义”(10YJC72005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首先阐释了新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可感的身体、身体的动力机制、情境、原初当下和展开当下、气氛、主体性,其次介绍了新现象学对若干心理疾病的解释:身体动力机制、个体情景和主体性的紊乱。在新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将现象学与心理治疗以及认知科学相联系的合作方式。新现象学提供的动态化和主体化人类图景,可以成为理解、探索和治疗心理紊乱的理论基础。
分 类 号:B849[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