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二元性理论及其社会意义——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海贵[1]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2年第10期89-93,共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项目编号: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8JC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由内部的二元性: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构成了政治现代性发展的内在张力。自由理念构成正义的道德基础,消极自由关联市场正义,积极自由诉求社会(分配)正义。消极自由具有抽象性、形式性和保守性,片面坚持消极自由必然导致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漠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是统一的。积极自由是实质自由,积极自由的价值理念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以及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道德正当性证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底线正义,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追求。

关 键 词:社会弱势群体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社会救助制度 分配正义 

分 类 号:B025.9[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