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2年第35期35-38,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资助项目(F10-205-1-29)
摘 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核转录因子(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真核表达质粒(PGC-FU)-PAX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设计PAX2的引物,PCR法从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中扩增出目的片段,酶切后定向连入PGC-FU载体,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氨苄青霉素抗药性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阳性克隆,并进行扩增;通过PCR及基因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PGC-FU-PAX2瞬时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K52E细胞PAX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确认PAX2基因的高表达。结果 RT-PCR法成功克隆大鼠PAX2基因,PC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1 294 bp,含有重组质粒的阳性克隆菌液PCR扩增片段约为408 bp,其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目的基因与预期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说明PGC-FU-PAX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NRK52E转染的PGC-FU-PAX2质粒能够高表达PAX2,呈现绿色荧光,空载组和对照组NRK52E均未见PAX2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C-FU-PAX2,建立了PAX2高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为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