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PAX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瞬时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里[1,2] 吴玉斌[2] 宫亮[1] 

机构地区:[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2年第35期35-38,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资助项目(F10-205-1-29)

摘  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核转录因子(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真核表达质粒(PGC-FU)-PAX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设计PAX2的引物,PCR法从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中扩增出目的片段,酶切后定向连入PGC-FU载体,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氨苄青霉素抗药性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阳性克隆,并进行扩增;通过PCR及基因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PGC-FU-PAX2瞬时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K52E细胞PAX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确认PAX2基因的高表达。结果 RT-PCR法成功克隆大鼠PAX2基因,PC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1 294 bp,含有重组质粒的阳性克隆菌液PCR扩增片段约为408 bp,其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目的基因与预期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说明PGC-FU-PAX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NRK52E转染的PGC-FU-PAX2质粒能够高表达PAX2,呈现绿色荧光,空载组和对照组NRK52E均未见PAX2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C-FU-PAX2,建立了PAX2高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为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 键 词:核转录因子 真核表达质粒 肾小管上皮细胞 

分 类 号:Q782[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