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
出 处:《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11期31-38,共8页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波动的形成机理;实证影响与治理研究"(71173032);霍英东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121082);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工作场所安全规制对伤亡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与政策设计"(WT2010015)
摘 要:当前中国危化品行业事故频发,相关的安全规制不断随之加强,然而安全规制的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佩尔兹曼效应视角,以民营危化品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规制加强下的工人安全投入和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梳理出规制作用逻辑链条,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危化品安全规制效果探究。研究发现,现行安全规制的加强促使企业安全投资增加,与此同时也给工人造成"安全幻觉",使其产生逆向行为,表现为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由此引发的佩尔兹曼效应抵消了安全规制的预期效果。一味地增强安全规制并不必然保证安全水平的真正提高。本文建议危化品规制可保持"适度原则",规制机构可将规制重点适当转移到企业"软"安全投资上来,并对工人安全投入给予更多关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