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并地、并国、并州考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保春[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6-33,共8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10YJA770036);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

摘  要:"并"作为国族地名起源甚早,似乎可以追溯到早商时期。其取义或与它所指称的地区有太行、吕梁二山南北纵贯而并峙之地形、地貌有关,这可能也是古九州制中"并州"名义之由来。据相关文物考古及古文字资料初步推断,山西石楼一带或是古并氏、并国较早的居地。商代晚期,并氏族人开始向外迁徙,一支东播于山东半岛,其后裔所居在春秋时代为齐大夫伯氏的封邑。一部分西迁至关中西部今岐山县一带,并于西周早期继续北移于甘肃陇东泾水上游及其支流马莲河流域。

关 键 词:并国 并氏 并州 古族迁徙 九州 

分 类 号:K23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