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通过下调小窝蛋白-1表达和上调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功能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小扁[1] 汪渊[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  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1376-1376,共1页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97122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90413091)

摘  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与动脉壁小窝蛋白-1(CAV-1)表达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关系。方法普通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ATRA干预组(C组)。A组给予普通饲料,B、C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喂养。12周后,超声及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各组兔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R),并测定相关血脂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动脉内膜通透性的变化;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动脉壁的形态结构,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动脉壁CAV-1和occlud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CAV-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NOS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动脉壁NO含量变化。结果超声与离体动脉环实验结果均显示B组EDR较A组明显下降,而C组EDR与B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3组NEDR无明显变化;AS兔模型复制成功,高脂饮食后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加喂ATRA后血清中TG、CHO和LDL含量下降,HDL含量上升(P<0.05)。大体可见B组兔主动脉明显粥样斑块形成,HE染色显示内膜增厚,细胞间隙增大,内膜下大量泡沫细胞形成,C组主动脉内膜病变程度减轻;B组兔免疫荧光显示主动脉内膜通透性与A组相比明显增强,而C组内膜通透性较B组显著下降;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则显示动脉内皮细胞CAV-1的表达较A组相比呈增强趋势(P<0.05),而加喂ATRA后,CAV-1的表达降低;occludin与CAV-1表达趋势正好相反;NOS活性和NO含量较A组明显降低(P<0.05),而ATRA治疗后NOS活性及NO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提示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内膜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能与occludin表达降低、CAV-1表达增加相关。ATRA可能通过下调模型兔动脉内皮细胞CAV-1表达、上调eNOS活性来改善AS兔动脉内皮功能进�

关 键 词:全反式维甲酸 动脉粥样硬化 小窝蛋白-1 OCCLUDIN 

分 类 号:R977.15[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