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向国[1]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10期970-97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摘 要:目的坚持对社会群体进行献血及献血科普知识等的培训和宣传,普及献血知识,提高公众献血认知,逐步改变献血行为,不断壮大献血志愿队伍,保障血液供给,探索建立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一是对各大中专院校推选出义务宣传员的定期培训,及随后他们在校园开展宣传教育;二是每年新生入学后2~3次知识讲座、各校"艾滋病防治"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合作教育讲座;三是与医院联动开展"告受血者书"活动;四是对无偿献血志愿者进行分级培训,每期培训后组织他们利用电话、网络、面对面等各种形式开展招募,通过以上四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后及时开展时间场次不等的献血活动,以被招募者参加献血为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果 1)2006~2011年在各院校经过培训宣传和动员后参加献血的人数(开展献血活动共计131次,献血12 473人,平均95.2人/次)远大于随机献血的人数(随机献血活动161次,献血5 748人,平均35.7人/次)。2)经过教育宣传招募两次献血的献血者从2006年2 471人,占总献血人数11.9%上升到了2011年的8 934人,占总献血人数24.1%,6年间增长了3.6倍。而经培训的志愿者进行招募并献血成功的人数,从2006年643人上升到了2011年4 568人,6年间增长了7.1倍。3)2007年开展告受血者书活动第1年招募患者家属亲友献血者215人,至2011年达到2 623人。结论通过实施面向社会群体培训教育和培训后的献血活动及时开展,提高了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改变了一些公众无偿献血行为、行动、价值观,从无偿献血层面影响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变革运动。不断壮大了无偿献血队伍和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培训和教育形成了一支有学生、献血志愿者、医务工作者等组成的无偿献血招募的宣传师资队伍。摸索和建立了一套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行之有效工作方法和抓手,推动了�
分 类 号:R193.3[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