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游泳运动后大鼠孤束核内c—fos的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吕慧玲 宋慧芳[2] 夏仲年[2] 张卫国[2] 阎八一[2] 杨桂姣[2] 

机构地区:[1]山西省运城护理职业学院,044000 [2]山西医科大学,030001

出  处:《山西医学教育》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摘  要:目的:建立不同形式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探讨运动后大鼠孤束核内c—fos的表达及其时效性分布规律,方法:将55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持续游泳运动组(25只)和问歇游泳运动组(25只)。持续游泳运动组和间歇游泳运动组通过6周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模型,在运动结束后0、0.5、1、2、4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冰冻切片,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孤束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游泳运动组大鼠c—Fos阳性神经元数在运动结袁后逐渐增加,至0.5h达高峰,之后回落,2h时达运动后的低点,而后重新升高。间歇游泳运动组,运动后c—fos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高至峰值,之后下降,至0.5h后重新缓慢升高至接近于峰值水平,并维持于这一较高的表达水平。结论:孤来核在大鼠不同游泳运动后机体的调节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C-FOS 孤荣核游泳运动大鼠 

分 类 号:R336[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