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本刊编辑部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5期1580-1580,共1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六十载风雨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金秋10月,我们将迎来原长春地质学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一原长春地质学院人心目中的盛大节日,本刊特约林学钰院士等在各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部分学者撰文,介绍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的同时,也为原长春地质学院建院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及金属矿产产地,其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以及找矿勘探工作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关于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张兴洲等指出: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以稳定的大陆地块为主,而非两大陆板块间多岛洋演化形成的造山带;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的证据显示,东北地区中生代盆地之下并非都是变质结晶基底,而是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周建波等指出,跨越整个中国东北不同地块的泛非期高级变质岩形成了超过1300km的北西向展布的晚泛非期“中国东北孔兹岩系带”,以顺时针p/T规迹的孔兹岩带与同期岩浆杂岩共同构成了一巨型的约500Ma前后的造山带,并被命名为“中国东北早古生代造山带”。许文良等依据黑龙江省东部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火成岩的年代学与岩石组合研究,结合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讨论了松嫩一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之间的演化历史以及两大构造体系叠加与转化的时间。刘财等则从地球物理角度,对近年来研究获得的大量的电、磁、重、震资料及其成果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黑龙江板块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特征、地层结构、沉积作用、成藏规律、控藏因素等,是众多学者长期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刘招君等在总结多年油页岩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松辽和桦甸典型含油页岩盆地矿床特征及成矿特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