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 [2]江西省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1
出 处:《理论月刊》2012年第11期5-10,1,共6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1-0169)
摘 要:中部地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利用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自然资源纳入生产函数,分别与"资源尾效"模型和"全要素生产"模型相结合,通过回归模拟,分别测算出(1988-2009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带来的"尾效"和"贡献"值;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自然资源有限性而带来的隐性限制,自然资源尾效普遍存在于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中,其中河南和山西省排名前二。在各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5%,发挥作用次于资本和人力资源;从结构上看六省自然资源生产率要素结构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的特点,其中90%的资源贡献来源于能源资源。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运用VIEWS6.0分析了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生产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中部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三者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对GDP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消耗的能源最大,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和人民生活能耗。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耕地资源和林地逐年下降,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