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进[1]
机构地区:[1]荆门日报社,湖北荆门448000
出 处:《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第11期80-81,共2页
摘 要:最近,笔者收到一位通讯员通过QQ邮箱传来的一篇新闻稿件,打开一看,主题虽好,但从头至尾就是一副公文腔调,不仅格式与会议简报如出一辙,行文时标有“一二三四”,而且内容空洞,语言也干巴、生硬,读后味同嚼蜡,让人就像捡了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为了救活这篇新闻,更是为了对这位通讯员负责,作为编辑的我,在网上与通讯员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沟通。我问道,为什么喜欢用公文的语言来写新闻呢?回答说,常年坐机关写公文,已经习惯了,自己知道有这个毛病,但又不知道怎么来改进。我就对他说,改掉这个不良习惯,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学着用自己的话来写新闻。“用自己的话写新闻”怎么解释?就是要彻底抛弃公文腔调,用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来写新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倒有些心得体会,愿意与热爱新闻写作的同志交流探讨。说起写公文,以前我也写过多年的公文,后来才“半路出家”学写新闻。从最初用公文语言写新闻,到后来学着用新闻语言写新闻,其间确实有个艰难的转变过程。请看下面的例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4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