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春鸣[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1期32-35,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未长成的女性,在现代传媒社会处于更为弱势的情境。女童,这一社会角色所负担的成人与儿童、男女性别之间的双重关系,是如何通过现代媒介的社会建构,传递出更为复杂和微妙的隐喻的?这一问题毫无疑问是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的社会关切。女童在媒介中作为叙事内容出现时,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身份?是用何种方式被赋予的?被表征出的意义是什么?媒介和女童的关系如何被阐释?——网络新闻、微博事件、电视综艺节目和各类广告文本中制造和产生的媒介女童形象,有选择地进入本文的观察视野。此处,不仅分析其性别、身份特点如何在传播过程中被强调、被扭曲,如何早早处于被娱乐、被物化、被消费的地位,更意图对形塑这些媒介女童形象的媒介叙事及背后的价值观主导和文化信息进行追问,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复杂层次。女童问题涉及到种群、性别等等一系列问题,女童形象在现代传媒环境中的复杂呈现,同时也是中国的儿童与女性主义的现代观念的曲折呈现。尤其在媒介事件影响社会进程的今天,媒介真实往往能取得与社会真实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此意义上,对媒介内容中的女童形象的追问,一旦与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相互结合,将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梳理出其背后的媒介叙事和一整套话语系统,从而理解新媒介社会中日常生活空间、政治权力空间、传播媒介空间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