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26治疗桥小脑角室管膜瘤33月后患APL一例临床报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四强[1] 周友[2] 宋献民[3]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中心医院血液科 [2]95865部队卫生队 [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出  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年第27期107-109,共3页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包括桥小脑角室管膜瘤在内的恶性肿瘤在治疗后出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AP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加深认识。方法报道1例桥小脑角室管膜瘤患者在接受VM-26治疗后发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APL)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例桥小脑角室管膜瘤VM-26化疗后33个月,发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按照WHO分类为t-AM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TO)双重诱导与全身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无病生存3年,回顾20余年有关t-APL文献报道,乳腺癌及非霍奇金淋巴瘤较易发生t-APL,TopoⅡ抑制剂可能是主要诱导剂,虽无明显MDS过程,但也存在病态造血,(t15,17)是主要细胞遗传学改变,大部分伴随附加染色体,治疗同原发APL,临床预后较好。结论临床使用TopoⅡ抑制剂较易发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仍需要深入探讨。

关 键 词:TopoⅡ抑制剂 VM-26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分 类 号:R55[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