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婧滢[1] 王国鹏[1] 龚树生[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0730

出  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第11期958-96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717)

摘  要:前庭功能障碍可由病毒感染、药物、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不同的病因导致,而毛细胞损伤几乎是其共同的病理过程。哺乳动物前庭毛细胞损伤后缺乏有效、完全的自我再生能力。尽管在外周前庭损伤之后,人体能够通过一定的中枢代偿机制逐渐恢复,但这种代偿过程缓慢且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双侧前庭损伤的病例,中枢代偿作用有限。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可以替代一部分耳聋患者的听功能,与其相比,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人工装置可以弥补前庭功能的缺失。因此,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恢复患者的前庭结构与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前庭功能障碍 基因治疗 前庭毛细胞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 前庭损伤 耳聋患者 病毒感染 遗传因素 

分 类 号:R76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