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肥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守冬[1] 邵洪侠[1] 杨玉平[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150025

出  处:《养殖技术顾问》2012年第11期24-24,共1页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摘  要:不同肉牛品种类型,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同。肉用品种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役用牛品种更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肥育,提早出栏,既节约饲料,又获得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的大理石纹明显,质量较好,且肉味鲜美。通常肉牛肥育后的平均屠宰率为60%~65%,兼用牛为55%-60%,18个月龄秦川牛和鲁西牛分别为58.28%和58.33%,水牛为53%。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一般大型肉牛品种比小型肉牛品种的初生重和日增重要高。成年母牛体重大小对犊牛的生长也有明显效应。早熟性对肉用家畜来说,是个重要的生理要素,表现在屠宰率较高,肉质也较好。生长早熟和发育早熟是利用早期生长快的特点,进行育肥生产肉犊牛,已受到国际肉牛业的广泛重视。根据早熟性特点进行品种选择,有助于加速产肉性能提高和增加经济效益。小型英国牛种早熟,欧洲大型牛种较晚熟,我国本地黄牛属晚熟种。

关 键 词:肉牛品种 肥育效果 影响因素 生产力水平 品种类型 肉用品种 早期生长 早熟性 

分 类 号:S823.92[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