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1期67-68,共2页
基 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J08WA74)
摘 要:1917年发生的“五四新文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标志性的分界线.宣告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肇始。这一奠基性的历史事件,足可佐证“五四新文学”存在文化意义上的超时空的阐释。那么,“五四新文学”这一重大文学史事件其发生背景与发生学机制如何,历来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关注的话题。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陈独秀、胡适等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先进知识分子,希图完成批判、涤荡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现代文化这一历史性重任,文学就成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