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爱军[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出 处:《行政论坛》2012年第6期1-6,共6页Administrative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公民参与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的研究>(10YJA720038)
摘 要:公民社会生成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社会生成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国家、宗教、市场经济、组织独立的前提预设;另一部分是公民社会本身构成的要件,它包括公民、自由、组织、行动、公共领域、非营利性等要件构成。公民社会具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不同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即自由主义类型的公民社会、社群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第三条道路的公民社会。中国与西方公民社会生成的背景不同,构建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机制生成。中国公民社会既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公民社会应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对话与和解为原则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宪法为底线构建公民社会;以网络为契机搭建公民社会的平台;以公民智慧为动力源丰富公民社会的实现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