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改善腹型肥胖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健[1] 谢长才[1] 朋源凤[2] 易玮[3] 赵奕[2] 曾志平[4] 王琳[2]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4]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0700

出  处:《新中医》2012年第12期90-92,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编号:200918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B030700033)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埋线、电针加穴位埋线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这3种方法改善腹型肥胖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埋线组、电针埋线组各50例,分别给予电针、穴位埋线、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在整体疗效分布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在愈显率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PF、RP、GH、VT、SF、RE、MH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在PF、GH、VT、RE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穴位埋线、电针结合穴位埋线3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提高情感职能,电针结合穴位埋线优于单用电针或穴位埋线。

关 键 词:腹型肥胖 电针 穴位埋线 生存质量 SF-36量表 

分 类 号:R589.2[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