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庆[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
出 处:《戏剧艺术》2012年第6期69-74,68,共7页Theatre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JJDZONGHE012"
摘 要:《牡丹亭》的舞台演出与其文学本之间存在差异是事实。同样,它的舞台演出形态本身也始终处于变化中,并不完全雷同。通过检视《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这两个清代中晚期的舞台演出记录本,可以发现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念白处理、动作设计、情节铺叙等多个方面。仔细分析舞台实践者们的改编技巧,有助于了解《牡丹亭》舞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