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右冠窦和左主干室性早搏各一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英[1] 曹佳宁[1] 杨承健[1] 朱文青[2]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00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出  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第5期463-46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摘  要:2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Ⅱ、Ⅲ、aVF呈R型。1例心电图Ⅰ导联r型、aVL导联呈rS型,aVR呈QS型,V1导联呈QS型,V2、V3导联呈rS型,V5、V6导联呈R型,胸前移行导联V4导联,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消融未成功,成功靶点在右冠窦。另1例心电图Ⅰ、aVL导联呈QS型,V1导联呈rS型,V3呈Rs型,胸前移行导联V3导联,发现理想靶点为左主干根部,终止手术。结论:通过体表心电图QRS波的形态、振幅、极性、移行、顿挫可初步判断室早起源部位,但最终仍需腔内精确的标测和消融。

关 键 词: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体表心电图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54.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