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看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的影响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俊文[1] 周宽波[1] 戴民汉[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出  处:《科学通报》2012年第32期3100-3108,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200)资助

摘  要:2011年4~6月在中国海采集了海水样品,用低本底能谱测定了海水137Cs活度,旨在评估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特别是对东海的影响.在观测期,中国海137Cs活度为0.75±0.07~1.43±0.08Bqm3,平均值为1.12±0.08Bqm3.东海表层137Cs水平分布在内陆架最高,沿岸和外陆架均较低;在垂直分布上,137Cs在表层最高,并呈随深度逐渐降低.这种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137Cs大气沉降输入以及随后的决定于不同水团间的混合效应.针对东海而言,137Cs在水柱中的储量为93Bqm2,大气输入通量为5.4~42.9mBqm2d1,平均为32.2mBqm2d1,在东海的停留时间为45~95d,平均为66d;总体而言,福岛核事故对东海137Cs的影响小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其输入的总量对东海的影响不显著.

关 键 词:福岛核事故 人为放射性核素 137Cs 放射性污染 中国海 大气沉降 

分 类 号:X82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