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英[1]
机构地区:[1]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96-97,共2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李白与毛泽东的诗歌比较"(LB09-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李白的诗歌从它一问世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更加广阔的地域中传播开来。恢宏的气势、豪迈的风格、铺张的夸谈、瑰奇的想象与大唐盛世紧密相连,是盛唐之音最为直接的体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普遍认识。实际上,李白诗歌正是在他的诗歌美学思想的照耀下,才散发出辉耀古今的风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