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体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隋岩[1] 曹飞[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出  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16-21,共6页Journalism Research

摘  要: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已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关 键 词:第三人 第三人效果 群体传播 文本差异 群体极化 传播心理 

分 类 号:G201[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