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Journalism Research
基 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霸权与媒介惯例-大众媒体都市集体行动报道机制研究(10Y6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大众传媒与都市集体行动互动机制研究(GD10CXW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闻生产中的话语建构:大众媒体都市集体行动报道机制研究"项目(10YJC860032);国家社科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微观动员与话语空间建构:都市集体行动的另类传播"(11BXW019)等资金资助
摘 要: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