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胆》的意识形态解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天保[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12年第12期70-73,共4页

基  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变动性研究"(2011GGJS-02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所"加工"的意识形态要素非常驳杂,其中最活跃的意识形态要素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这三者最后达成共识,成为《孔雀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表征的意识形态。但是这种意识形态表征缺乏文本基础,《孔雀胆》的叙事结构是依赖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建构起来的,因此《孔雀胆》在当时的意识形态表征中存在巨大的裂痕。善恶二元对立的悲剧形式对这种裂痕起到一定的粘合作用。

关 键 词:意识形态生产 意识形态裂痕 悲剧形式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