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通缉令”的传播学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佳[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

出  处:《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1期20-22,共3页Journalism Lover

摘  要:只有国家执法者才有权力颁发通缉令,但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颁发通缉令,结合人工搜索与网络搜索,充分动员广大网民力量,颁发"网络通缉令"的搜索行为被称为"人肉搜索引擎"。本文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网络通缉令"的传者和受者、传播内容、传播通路及效果。

关 键 词:“网络通缉令” “人肉搜索引擎” 传播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