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形成的机制缺陷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才云[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出  处:《经济纵横》2012年第12期97-100,共4页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基  金: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保障机制研究"(编号:09CMZ021);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乡价格水平的趋同演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非线性计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编号:71161010);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基于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编号:10YJC790404);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绩效评何与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2YJ52)的成果

摘  要:近年来,村镇银行在解决"三农"问题、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村镇银行目前还存在贷款利率的形成具有一定随意性、贷款利率形成方法比较简单、缺乏熟悉贷款利率形成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村镇银行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贷款利率制定的需要等问题。为保证村镇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并发挥其支农作用,有必要完善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形成机制。

关 键 词:村镇银行 贷款利率 利率形成 

分 类 号:F832.35[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